中國物流園區發展分析‘制度創新比技術創新更重要”
發布于:2011/7/19 來源:上海凌翰物流有限公司 點擊次數:長江三角洲地區,無論在港口建設和機場建設,還是在高速公路網建設和高速鐵路網建設還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,而這些因素直接影響長江三角洲地區物流園區的發展,尤其是海外的巨額資本還以“坐山觀虎斗”的心態進行觀望。在長江三角洲地區,這個會聚了中央政府、地方政府、民間資本以及海外資本各個方面力量地方,一定會有好戲連臺。 上海物流公司 環渤黃海經濟區
在北京有兩個國內外知名的項目或事件,一個是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,一個是北京國際科技周,到目前為止,這兩個項目都取得了舉世注目的成功,但是,我們會發現這兩個都不是政府“催生的”,而政府“孵化的”。北京空港物流園區也是類似的特點。
北京空港物流園區,2002年6月6日,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市級開發區;2002年11月13日,經北京市商委批準為北京市物流基地中唯一重點建設的試點基地。在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空港物流園區為市級開發區之前,北京空港物流園區圍繞物流及相關產業的雛形已經形成。
北京空港物流園區與上海、廣州、南京,深圳以及天津等地規劃的空港物流園區不同,它不是“機場行為”,而是利用首都機場的資源,依托機場而不是依附機場。 上海貨運公司
北京空港物流園區既可以依托物流資源(首都國際機場等),又可以依托周圍的其他產業資源。
北京空港物流園區南與首都國際機場緊密相連,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航線最豐富、覆蓋面最廣、航班最密集、運量最大的航空港。隨著首都機場的擴建,到2008年,年客運能力將由目前的3700萬人次提高到6000萬人次,年貨運能力由現在的78萬噸提高到180萬噸,成為未來世界十大機場之一。
北京空港物流園區周邊緊鄰天竺出口加工區、空港工業區、林河工業區、北京現代汽車城及奧運會場館,區域經濟環境商機無限。上海到香港物流
北京空港物流園區依托強大的產業園區和交通樞紐(中國吞吐量最大的機場),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會出現一個北京空港現象。
山東這個經濟大省,這個率先提出“從企業物流到物流企業”的地方,在發展物流方面,秉承了“山東人很實在”的品性,我們沒有看到過多“綱要”和“規劃”。我們卻看到了中國企業中的第一物流品牌—海爾物流,張瑞敏的“物流是用時間消滅空間,商流是用空間消滅時間”反映了齊魯人物流方面的非凡悟性。 上海到香港專線
來看看進入青島開發區和前灣港的企業,我們就清楚了,在青島的物流園區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物流事件:馬士基、伊藤忠、韓進、以星航運、勝獅;中遠集團、招商局集團、中儲股份、中膠糧油儲備庫;山東海豐集團、青島交運、海爾、海信、澳柯瑪、國風等,膠洲半島似乎在挑戰上海灘?
五、關于物流園區發展的建議
物流是企業行為,是市場行為,也就是因為第三利潤源泉。但是,物流園區不是純粹的市場行為,德國的物流園區并不是各個都盈利,但是德國政府仍然鼓勵發展物流園區。
物流園區的體制問題值得商討,很多物流園區都是政企不分的,這種落后的體制很難成就物流園區未來的事業。 上海到澳門專線
借鑒歐美物流園區發展的經驗,不要僅僅停留在走馬觀花的參觀考察,一定深入研究其發展過程,規劃方法、投資機制、投資主體、運作模式,企業構成等,特別是制度建設。
成立專門的咨詢機構指導物流園區的發展,實行顧問制。在專家指導下發展物流事業,已經被海爾、寶供等企業的成功案例所驗證。個別物流園區已經嘗試了。
物流園區要有相當的規模。物流需要想象力,物流園區需要站得高看得遠,只有規劃的科學合理,不必擔心規模太大,如果規模小就必須限制其功能,就會增加成本。
一哄而上,人人有份的做法導致了數量多、規模小,限制了我們的規模和發展,汽車工業如此,家電工業如此,如今,物流園區也如此。上海到香港托運公司
有效(有效力、有效率)的信息化,沒有信息化就不能稱為現代物流。對于物流園區來說,信息化更加重要,物流園區作為一個物流平臺,只有實現信息化,才能共享更多的物流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資源。在信息化過程中,避免片面追求高新技術的傾向,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電信網絡、移動網絡和互聯網絡資源,降低開發和運營成本。
物流園區需要兩個基本條件,一個是“物”—依托產業或產業園區;另一個是“流”—依托交通樞紐,歐美的很多物流園區都驗證了這樣一個道理,比如,美國的芝加哥、馬里蘭,法國的勒阿佛爾,德國的不來梅,荷蘭的鹿特丹等等。
六、啟示和預示
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在《中國怎樣才能有自己的硅谷?》中寫道:“”為什么各地爭建硅谷?目前,一個爭相建立中國[硅谷]的熱潮正在全國興起。從報刊上披露的情況看,北京、上海,深圳、廣州、合肥,西安、武漢等十幾個城市已經先後提出在今後5年或10年的時間內建‘中國硅谷’、‘華中硅谷’、‘西部硅谷’等等目標。”
驚人相似的一幕出現了—如此眾多的物流園區,面對歷史和未來,我們應該思問:中國怎樣才能有自己的“不來梅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