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原崛起先于中原經濟區
發布于:2011/7/18 來源:上海凌翰物流 點擊次數:先有中原,才有中原崛起、中原經濟區,中原崛起先于中原經濟區提出。2003年3月,在全國兩會期間,李克強同志在接受《人民日報》記者采訪時第一次提出中原崛起這個概念。2003年7月,河南省委召開七屆五次全會,會議審議通過《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》,正式提出中原崛起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。自此之后,隨著經濟社會發展,中原崛起的內涵和目標不斷充實。 2006年10月,徐光春同志在省八次黨代會上,作了題為《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為加快中原崛起而努力奮斗》的報告,提出了兩個概念,加快兩大跨越、推動兩大建設。兩大跨越是指加快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、加快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,兩大建設是指和諧中原建設、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。2009年2月,郭庚茂省長在省委黨校、行政學院春季學期的開學典禮報告中,對中原崛起的內涵和目標作了清晰的描述,具體分為四個層次:一是基本完成工業化,標志是農業產值比重降到10%以下,從事二三產業的勞動力比重達到60%以上;二是基本實現城鎮化,標志是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50%以上;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人均生產總值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兩番,同時需要拉高標桿,使人均生產總值超過全國平均水平;四是社會事業發展程度也要超過全國平均水平。上海物流網
上述目標的期限均是截止到2020年,同全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期限保持一致。胡錦濤總書記、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來河南考察時也曾多次提到,綜合起來可以概況為一句話:河南要發揮獨特優勢,抓住戰略機遇,加快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建設,實現更大規模、更高水平的發展,在中部地區崛起中起更大作用,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。從這里可以看出,中原崛起包括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社會等各個領域、各個方面的崛起,但核心是經濟的崛起,這也符合我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。
中原經濟區的內涵
所謂中原經濟區,是指以河南為主體,延及周邊,具有自身特點、獨特優勢、經濟相聯、使命相近、相對獨立于其他經濟區的區域經濟綜合體。盧展工書記到河南工作以后,提出了中原經濟區概念,他的闡述非常明確,中原經濟區就是中原崛起總戰略具體的實現形式,具體的實現途徑,實際上是圍繞中原崛起的總戰略,對以前的一些思路的梳理歸納、整合創新,是以區域經濟的理念來推動發展的客觀選擇,是新時期完善和提升中原崛起總戰略的宏大思路和有效載體。 上海物流
中原經濟區不是一個行政區,它的范圍不限于河南,還包括晉東南、冀南、魯西南、皖西北、鄂北、蘇北等周邊地區。行政區是行政權力所及的范圍,經濟區則可能由一個行政區構成,也可能由多個行政區構成,或者可能是跨國性的。由幾個行政區構成的經濟區,比較有名的是長三角經濟區、珠三角經濟區、環渤海經濟區及海西經濟區。跨國的經濟區也很多,比如,歐盟、東南亞自由貿易區(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文萊、泰國和菲律賓)、北美自由貿易區(美國、加拿大和墨西哥,1994年1月1日正式成立)等。
一般來講,一個經濟區應該有幾大特征:一是空間的連續性,要有相對獨立的、相對廣闊的空間;二是地域的通達性,具有比較完善的交通、通訊基礎設施,便于相互之間進行經濟聯系;三是內部的同質性,內部各個部分之間存在聯系密切的統一體系,比如中原城市群的“一極兩圈三層”,通過高速公路、高速鐵路,把全省18個市全囊括進來;四是主體的層次性,要能夠形成帶動區域發展的核心、次中心外圍,中原城市群也是分幾層的,以前的中原城市群規劃分為核心層、緊密層、輻射層;五是人文的相近性,區域內的血緣相近、文脈相承、歷史相近;六是對外的輻射性,對周邊地區要有較強的帶動力。上海貨運公司
如果按照經濟區所具有的特征來說,中原經濟區這些特征都具備。首先,空間范圍足夠大,河南本身就有16.7萬平方公里,比韓國面積(10萬平方公里)還大,而且人口還比較多,今年7月份已經超過1億,世界上超過1億人口的國家屈指可數;其次,交通、通訊都比較便利,特別是這幾年交通得到了較快的發展;其三,內部協作比較緊密,實際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河南省就與周邊地區形成了良好的協作關系,比如1985年成立的中原經濟協作區(由晉冀魯豫四省長治、晉城、邢臺、邯鄲、臨清、荷澤、聊城、安陽、焦作、新鄉、鶴壁、濮陽、濟源13個市組成),1986年3月成立的淮海經濟區(最初由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的14個市組成,目前已擴大到徐州、鹽城、連云港、淮安、宿遷、泰安、棗莊、萊蕪、濟寧、荷澤、臨沂、日照、周口、商丘、開封、蚌埠、淮北、宿州、亳州、阜陽20個市,區域面積17.8萬平方公里),1986年成立的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(由晉陜豫三省三門峽市、渭南市、運城市和臨汾市4市組成);其四,主體力量顯現,就是經濟實力比較強,目前河南經濟總量、工業增加值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居全國第五位;其五,文化紐帶比較牢固,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,中華5000年歷史中有3000年河南是全國的政治、文化中心,中國的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中原文化,因此,紐帶非常緊密和牢固,可以得到海內外華人的一致認同;其六,中原城市群“一極兩圈三層”的格局已經形成,中心、次中心已開始顯現,對周邊地區具有了一定的輻射帶動作用。因此,中原經濟區是客觀存在的,構建中原經濟區也是歷史的必然。 上海物流公司
構建中原經濟區的重要意義
構建中原經濟區的重要意義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一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的工業化、城鎮化、農業現代化“三化”協調之路,為全國積累經驗。東部沿海地區在推進工業化、城鎮化時,都忽視了農業和糧食生產,造成了糧食減產,以前大部分都是糧食主產區,有“江南熟、天下足”之說,現在全國6個糧食主產區沒有江南一個省,主要原因在于江南那些省大部分土地都被占用了。因此,在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下,如何在推進工業化、城鎮化的同時,不削弱農業和糧食生產,是個必須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。中原經濟區正好承擔起這個責任,近年來,河南的發展已經在探索走這條路,河南的工業化水平已經達到50.8%,城鎮化水平也提高得非常快,2000年是23.2%,2005年是30.7%,2009年已達到37.7%,河南的糧食總產已經連續7年增產,連續4年達到1000億斤。對于河南走出的這條道路,中央也是肯定的,下一步中原經濟區如何探索,在全國很有推廣價值。
二是有利于完善全國區域經濟格局,促進東、中、西部互動發展。從全國發展的戰略布局來考慮,我國目前的區域格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:第一個大的層次,就是東部率先崛起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、中部崛起、西北大開發四個板塊;第二個層次,是跨省域的經濟區,也就是海西經濟區、長三角經濟區、珠三角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;第三個層次,就是一個省行政區域范圍之內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一些區域,比如說,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、鄱陽湖生態經濟區、關中-天水經濟區。第三個層次是區域性的,功能比較單一,對經濟的拉動、現代化的推進也比較弱。只有第二個層次,大小適中,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作用會更大一些,如果搞好了,有可能很快形成一個經濟增長極。中原經濟區是以河南為主體跨省區的,屬于第二個層次。尤其是最近,通過一系列的研討會,得到了包括吳敬璉、厲以寧、張卓元、劉偉、張維迎等經濟學家的支持。如果可以在“十二五”規劃中體現出來,作為國家的一個戰略,再經過努力,有可能成為和其他幾個經濟區比肩并立的大的經濟區,成為連接東部和西部的重要紐帶,成為帶動中部發展的新龍頭。
三是有利于拓展全國內需增長空間,加快經濟發展動力的機制轉換。目前,發展動力轉換很重要,黨中央早在十七大就提出三個轉變,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、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、投資、出口協調拉動轉變,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,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、勞動者素質提高、管理創新轉變。目前河南主要是靠工業,而現代物流業是聯系工業的服務業,因此,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有利于服務業的發展,可以促進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;從三大需求來看,金融危機之前,我國主要靠外需拉動,外貿依存度已經達到60%以上,危機之后在外需萎縮的情況下,我國適時提出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方針,從外需到內需的拉動轉換就是一種動力機制的轉變。統計數據顯示,未來10年通過加快城鎮化進程,中原經濟區將會有3300萬農村人口進城,相應地可以增加投資需求3.3萬億元,拉動消費需求4萬億元。不管是投資需求,還是消費需求,對于物流業而言都是機遇。